王新明自幼喜愛畫畫,所以挑選了繪畫作為終生的奮鬥。他居住在香港,香港是極具商業化的大都市,無論任何行業都是拼速度,講酬報。從事繪畫藝術創作其實不異於其他科學研究,實質上也是研究、發現、突破、而進行創新。縱觀中國美術史,真正的畫家大多數是大器晚成,只有個別天才畫家在青年時期繪出令世人驚嘆的作品。相對其他行業作研究都有資金贊助和支持,唯獨傳統繪畫藝術例外。一九八五年,王新明是靠自費,遙遙千里之程從香港來到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深造油畫。他學畢回港後又背起家庭的重擔,依靠自己以驚人的毅力,艱苦地堅持繪畫創作。我相信「天道酬勤」,有志者事竟成,他終於作出令人欣喜的成績,這些年來,王新明在繪畫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實在不容易。

從二十幾年的交往和了解,他人品忠厚,樂於助人,看化人生,處事低調。為不負於丹青,他的作品沒有趕時尚、追潮流、而是默默地十年如一日畫自己的畫,走自己的路,追求藝術上的突破和創造,從而確立個人的繪畫風格。造美,必須有生活,美在生活中、人生中、自然中。藝術家要造美首先要認識美,善於發現美,要悟出美的真諦。造美,絕不是照抄自然,藝術作品難在突破,難在創新,難在有獨特的個人風格。國畫分為:「能品、妙品、神品、逸品、」「能品」、只能說有生活,很能畫,似而生動。但一位畫家要是審美觀念轉變了,其畫風也隨著改變。如果美的觀念還保留在「能品」中,其作品不過是照抄自然,重複自己。甚至不知不覺地形成一套固定的表現手法,只是趨向爛熟和定型,這並不等於個性和風格。

王新明一九九三年出版油畫作品選,我為他作品寫序。當時他己經取得可喜的成績,其作品令我感到驚訝!但他並不滿意已有的成績,他仍然繼續追求,他是善於思考,勤於創造的畫家。我曾期待他在新的藝術領域取得新的藝術成果,有更多,更好的作品問世。此後,他不斷擴大視野,擴大探索研究,博採眾長,吸收古典派、印象派、野獸派‥‥‥的技法。他不但善於靜物和風景畫,也擅長人物。如果比喻傳統繪畫是一座山,那是一座大山,高山。對傳統有多少研究,多少認識,多少理解,則登上傳統這座山也有多高,同樣地也表現在繪畫作品上。創新談何容易,不可能靠一時靈感爆發,在三數天裡即突破,造出新風格。只要觀賞過王新明的油畫作品,就知道他對傳統繪畫研究和理解。造美創新是十分艱苦的,在造美的道路上要闖過不少的難關,當遇上難題無法解決,所花的時間有時是三數天,或者是好幾年,甚至時間更長才能得到解決,也屢見不鮮。造美要有耐性,要堅持,要有恆心。王新明是經過無數漫長的歲月,細心地思考和探索,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。有大成就的國畫家,在傳統創新的道路上同樣走過漫長的歲月,直到晚年他們的作品才成熟,才能「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」王新明油畫作品風格獨特,他的創新風格《米點風景》、《盆景和靜物》、《漓江山水》、善於吸取傳統油畫美的優點。既突出西方傳統油畫美的元素,又有我們民族文化國畫美的意境與詩意的內涵,有些作品很有新意,觀賞過後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他的油畫作品《米點風景》,是吸取傳統宋人國畫米派的技法並和西方油畫點彩派的巧妙結合,畫面有實、有虛、恰到好處。其他作品,如《花香》、《山下》、《童年》等,也都取自生活中的片段,用色豐富,對比強烈,畫面致力於浪漫性、典雅性的表達。另類題材《盆景和靜物》很有新意,有時代特色。作品表現現代社會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,而轉向精神生活環境的改變。色調表現上有些明度較高,所以光明顯強烈,色彩豐富有亮通透之美;有些明度偏低,色彩淡雅、和諧、富有情調之美。構圖上,採用空間分割手法有規律且又無規律,作品富有趣味性。他給傳統靜物畫充實了新的意境。

最有特色的《漓江山水》畫卷,為了這件作品,他曾三赴漓江,身臨其境中悟出美的真諦,如作品《漓江雲海》、《漓江明月》、《雲海日出》、《古寺鐘聲》《月夜歸人》等,作者借景表達了自己的情懷,思想和哲學觀念。在畫面的處理和技法的運用上,畫家以點塊面的組合,冷暖色彩的對比很有特點,個性風格強烈,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。

清代最有成就的畫家石涛說:「搜盡奇峰打草稿」,造美是主體和客體相結合,《米點風景》、《盆景和靜物》、《漓江山水》、王新明的作品回復自然,美於真實。他所摘取的,是永恆美,時代的風格。

 

中國美術學院教授
中國油畫學會理事  胡振宇  2009年1月